同在本月,原任黑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的张巍调任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顶替已担任中心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卫健委纪检督查组组长的曲孝丽。
再往前看,张巍履新黑龙江前,为中心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改委纪检督查组组长;张忠履新吉林前,为中心巡视组副部长级巡视专员;曲孝丽履新河南前,为山西省委常委、安排部部长。
他们都不是在相关省份生长起来的干部,出任省纪委书记的这一步,或是从中心部委“空降”,或为跨省调整。
纪检干部是党的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委书记更是担负严峻政治职责。怎么选好配强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纪检组组长、副组长?
2015年,中共中心办公厅印发《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查询方法(试行)》《中心纪委派驻纪检组组长、副组长提名查询方法(试行)》《中管企业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查询方法(试行)》等三个方法,为坚持党对反糜烂作业的领导、增强纪委监督权的权威性供给了安排准则保证。
在提名条件上,杰出着重纪委书记、副书记人选要勇于监督、长于监督,注重从实行党风廉政建造主体职责、监督职责体现杰出的优秀干部中选拔;在干部来历上,清晰要拓展选人视界和途径,能够从纪检督查体系内和体系外提名,纪委书记人选一般应当沟通任职。方法还提出中心纪委要会同中心安排部等有关方面,把握纪委书记、副书记的备用人选,为提名供给人员储藏。
详细来看,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书记、中心纪委派驻纪检组组长、中心办理领导班子的企业纪委书记,由中心纪委会同中组部提名、查询。
此次吉林省纪委监委举行干部大会宣告中心关于省委有关领导同志任职的决守时,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就说到,遴派史文斌同志到吉林作业,是党中心从大局出发,依据吉林复兴发展需要和省委班子建造实践,通盘考虑、稳重研讨作出的决议,充分体现了对吉林的亲热关心、对吉林省委班子和干部队伍的高度注重、对新时代吉林全面复兴的殷切期望,省委坚决拥护党中心决议。
近年来,省级纪委书记跨省份沟通已成常态。
例如,仅2021年11月这一个月,就有辽宁省纪委书记刘奇凡、四川省纪委书记廖建宇、河北省纪委书记刘昌林、山东省纪委书记夏红民、天津市纪委书记陈辐宽等多人经跨省调整后就任。本年12月14日音讯显现,辽宁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刘奇凡已调任青海。
当年上述履新的各省纪委书记,此前反腐经历均有亮眼成果。
例如,夏红民出任贵州省纪委书记期间,贵州茅台酒整治风暴引人注重。贵州省纪委监委连续通报了茅台集团原党委副书记、董事长袁仁国,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张家齐等多名茅台集团及其子公司高管被查的音讯。
刘昌林在甘肃出任省纪委书记期间,甘肃在反腐方面成效显着。“火书记”被查,便是刘昌林宣告的。2018年7月,甘肃省220余名新任省管干部参加了一次特别的会议,会上,他们会集观看了省纪委监委拍照制造的警示教育专题片。在观看专题片后,刘昌林宣告,武威市原市委书记火荣贵涉嫌严峻违纪违法,承受纪律检查和督查查询。在场的领导干部听后遭到极大震慑。
火荣贵的倒下之所以遭到广泛注重,其间一个原因是在他任武威市委书记时,当地曾产生饱尝批判的“抓记者”事情。
刘奇凡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纪委书记。在刘奇凡任上,内蒙古自治区自2020年展开了煤炭资源范畴违规违法问题专项整治作业。一场“倒查20年”的煤炭资源范畴反腐风暴就此敞开。
到2021年11月,内蒙古在对涉煤糜烂专项整治作业中,已累计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523.88亿元;全区共立案涉煤案子736件、1023人,其间厅局级干部69人、县处级干部243人;共有1656人被追质问责。
2021年11月,刘奇凡赴辽宁作业,任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其时,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网站发布了他的离别感言《为党和人民当好“棋子”》。
人民日报客户端曾撰文表明,省纪委书记密布换将,是中心反腐布局中的要害一步。中纪委主导的“打虎”举动一次次成为媒体的头条,成果众所周知,但与中心如火如荼的反腐局势比较,当地在反腐上的积极性和推动力度显着缺乏,“上面九级风波,下面文风不动”的状况有之;“吼吼喉咙、摆摆架子、做做姿态”装模作样的状况有之;乃至一些当地为完成任务,在问责上有“凑数”之嫌。
中心对省级纪委书记进行密布“换血”,引进更多的外部力气,便是从人事布局上着手,激起“鲶鱼效应”,保证中心反腐压力精准传导到一线,由点及面地打破当地固有关系网的限制、避免监督目标圈子化,处理曩昔反腐中“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难题。
人民日报客户端另一篇文章也直言,一些当地反腐不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有些纪检干部久在当地一团和气,冲不破关系网,不好意思拉下脸,腰杆挺不起来、手腕硬不起来。
该篇文章以为,注重当地反腐,大有深意。从实际来看,中纪委办大案要案已是称心如意,查贪腐高官也是手到擒来。但是中纪委纵有再大的本领和志向,人手究竟有限,要想揪出底层“蝇营狗苟”、整肃一方政治习尚,归根到底仍是得靠当地给力。假如当地反腐掉链子、慢半拍,被迫应承、敷衍塞责,那么为害一方的贪官就不或许全挖出来,祸患大众的“苍蝇”也难被全拍掉,这势必将消解老大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
正如中纪委网站文章所言,纪检组织绝不是养老的当地,选拔出来的纪委书记、副书记要过得硬、立得住、经得起检测!